本期最喜欢的是这篇关于公平意识的短文,或许更切身相关吧。其它的文章讲非法移民,黑人大学,虽然有意思,却离我的生活有些遥远。
Feeling Low
经济学上有一个 relative income model的假设: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挣的比同事少,会感到被低估,如果发现自己挣的比别人多,则会感到满足。
加州在2008年开放了州雇员的工资数据库。研究者利用这个机会做实验验证这个model。他们给加州大学系统下三所大学的几千名雇员发邮件告知工资数据库链接,该数据库访问量随之大增。几天后,研究者再次发邮件询问这些人对工作和工资的满意度,同时给对照组(没有收到数据库链接的雇员)也发了同样的邮件。结果发现,relative income model 并不完全成立,工资比别人低的人确实很沮丧,但工资比别人高的人并未士气大振,最好的态度也只是漠不关心。
这样的结果不仅对个人,对社会群体也同样适用。
心理学家Keith Payne研究了贫穷人口的心理状态,他发现穷人更易有赌一把的倾向,容易参与高风险行为,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更相信阴谋论,更容易出现健康问题。在美国贫富差距日渐增大的现实下,他认为阶层收入的不公平让许多人有了“穷人思维”,让超级大国美国在许多方面更像一个发展中国家(inequality so mimics poverty in our mind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has a lot of features that better resemble a developing nation than a superpower.)。
而社会学家Rachel Sherman采访了纽约多位年收入至少在五十万美元以上的富人,她发现这些人都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财产和地位。他们总把自己和更有钱的人相比,常常觉得自己的收入状态只是“还过得去”。
人类天性向往公平。目前的减税政策虽然有可能让各阶层都受惠,但也加剧了阶层间的不公平。富人减税更多,但他们可能并不会从中得到多少满足感。穷人减税的绝对值比起富人来小的多,他们或许会感到更不公平。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it’s not greater wealth but greater equity that will make us all feel richer.
文中的一句话可以作为结论:In a society where economic gains are concentrated at the top—a society, in other words, like our won—there are no real winners and a multitude of loser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