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emonitions Bureau by Sam Knight
John Barker是一位英国精神病医生。
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他为英国精神病院的现代化作出了许多贡献。他和人合著的书《一些罕见精神病症(Some Uncommon Psychiatric Syndromes)》被医学界认为算得上是一本经典之作。
不过,Barker也是一位不走寻常路的精神科医生。他是英国通灵研究协会(Britain’s 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的成员。这个协会成立于1882年,专门研究超自然现象。
从小,Barker就对超自然现象十分好奇。他曾经去过英国著名的闹鬼之地探险,还和朋友一起在医学院的图书馆待到深夜,试图跟在那儿去世的一位著名医生的鬼魂沟通。
1965年夏天,41岁的Barker在《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 )》上读到了一篇文章。文中讲到,一位加拿大女性在动了一个简单的小手术后,莫名其妙地去世了。尸体解剖显示死因是肾上腺大出血。这种症状非常罕见,而且这位女性从没有肾上腺相关疾病。
她的医生们后来了解到,有个算命师在这位女性小时候预言,她会在43岁死去。在动手术的前一个星期,她正好刚过完43岁生日。所以,她曾告诉自己的姐姐和医院的护士,感觉自己这次会死。
Barker对这件事很感兴趣。他在行医生涯中,也碰到过病人由于精神上过于不安,而导致或加速自身死亡的事件。他开始研究,当人们在精神上相信自己处于濒死状态时,会发生什么状况。
在1966年10月21日,英国威尔士南部地区发生了一起重大事故。由于连日大雨,堆积在一座小山上的废弃煤渣垮塌了。15万吨泥浆、矿渣和废料冲下山坡,掩埋了山谷中Aberfan村的一所小学。包括116名孩子在内的144人因此丧生。
为了研究濒死案例,Barker来到了Aberfan村。在这里,他听当地人讲述了许多关于这次灾难的梦和预感。比如说,在事故前一天,有个小女孩对妈妈说,自己梦到去上学,但学校消失了,被某种黑黑的东西掩埋了。
Barker认为这样的预感很不寻常。他托一位记者朋友在英国《标准晚报(Evening Standard)》上刊登了一则启事,在全英范围内征集人们对Aberfan事件的预感。
这则启事收到了76条回音。一个男人在事故发生两天前,梦到一块屏幕上写着“ABERFAN”这几个字母,他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
另一个女人在事故发生的前一天晚上告诉六个目击者,她在幻象中“看到”了一所学校,还“看到”煤块像雪崩一样从山上滑落,冲向一个梳着长长刘海的小男孩。
在这些回信的人中,有几个特别引起了Barker的兴趣,因为他们的预感不仅仅是梦境和幻象,还伴随着生理上实际感受到的不适。
比如说,52岁的妇女Kathleen Lorna Middleton在事故发生当天的凌晨感受到一阵强烈不安。她在窒息中惊醒,觉得墙壁在向自己倒下来。
另外一位是44岁的电话接线员Alan Hencher。Hencher在一次车祸脑部受伤后,就拥有了预感能力。每当预感来临时,他便会感到头痛。
这次征集Aberfan事故预感的成功,让Barker决定开展一个时间更长的预感征集活动。他把这个活动命名为“预兆局(The Premonitions Bureau)”。
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Barker希望将征集到的预感与现实发生的事件相对应,利用电脑进行研究分析,尝试找出利用预感来预警灾难的办法。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向政府提议建立一个真正的“预兆局”。
预兆局活动开始于1967年1月4日。Barker和一起开展活动的伙伴设定了一个11分的预感打分标准,其中5分给预感的异样程度,5分给准确度,1分给时间邻近度。
在一年内,预兆局一共征集到了469则预感。上文提到的Middleton和Hencher是预兆局的“明星预言家”。
1967年3月21日早上6点,Hencher给Barker打电话,说他觉得在山区会发生飞机坠毁事故。他告诉Barker“有123,或者124个人”丧生。
30天后,一架载了130个人的客机在从曼谷飞到巴塞尔的途中,因天气原因在塞浦路斯机场迫降。这架客机最终撞到机场附近的小山上坠毁,124人当场死亡。
1967年4月23日,Middleton告诉Barker,自己在幻象中看到了一位处于害怕和震惊状态的宇航员。第二天,苏联宇航员Vladimir Komarov在返回地球的途中死亡。
从1968年3月开始,Middleton有了关于美国议员罗伯特·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弟弟)的不详预感。在3月15日那天,她说看到了“assassination(刺杀)”这个词。6月4日,Middleton的不详感发展到顶端,她给预兆局打了三次电话。在那天午夜过后不久,肯尼迪真的遭遇枪击,并随后身亡。
Hencher和Middleton的这些预感令人吃惊,但他们最可怕的预感,是关于Barker本人的。就在1967年飞机坠毁事故发生的后一天,Barker在凌晨1点接到了Hencher的电话。Hencher叫他要小心,说感觉他的生命处于危险中。
直到1968年初,Hencher依然认为Barker有生命危险。他在一次采访中说,感到Barker很快会在Yockleton这个地方死去。
同年2月7日,Middleton看到了一个幻象:Barker的头和肩膀在一侧,她死去的父母在另一侧。这个幻象持续出现了一个星期。那年7月,她还梦到自己的妈妈走上了一辆黑色轿车。Middleton相信,这个梦预告她身边一位亲近的人的死亡。
两人的预感终于成真。1968年8月18日,Barker在Yockleton的家中突发脑溢血,送入医院后很快便去世了。在他死的那天清晨,Middleton如同Aberfan事件发生那天时一样,在睡梦中因无法呼吸而醒来。
还记得最初引起Barker感兴趣的那位加拿大女性的案例吗?没错,Barker最终和这位女性一样,知道了自己将要死亡的预言,并且真如同预言中说的一样死去了。
在医学上,有个词叫nocebo,意思是“反安慰剂效应”,与placebo(安慰剂效应)相对。安慰剂可以对人体产生正面影响,反安慰剂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说,同样的药给两组人吃,告诉其中一组人这个药可能有副作用,那么这组人报告他们体验到这种副作用的概率就更高。
反安慰剂效应在生活中很常见。在70年代,肿瘤学家就发现癌症病人由于对癌症的恐惧,而提早死亡的病例。
那么,到底是两位预言家真的预感到Barker的死亡,做出了准确预言;还是正是因为他俩的预言,让Barker在精神上产生压力,导致了脑溢血发生呢?
在科幻小说里,经常能看到主人公为了改变某个结果逆转时光重新行动,结果反而正好导致同样结局的桥段。或许Barker的死亡就是一个无可避免的结局。即使没有预言,他的命运也不会改变。
还有一个问题。Barker希望通过分析预感来避免灾难事故。假如他成功了,事故没发生,那预言家们在之前就不应该感受到事故发生的预兆。既然他们感受到了,是不是就说明不管怎样,事故都无可避免呢?
从理性的角度解释,所谓的预感只是巧合。据说人类大脑在进化过程中被锻炼出了发现一定模式的能力,可以想象出不存在的链接,把本来没有关联的事联系起来。可是,对这篇文章中讲的一些故事来说,这样的解释有点牵强。
我自己的感觉是,或许时间并不是线性流逝的。过去、现在、未来,换一个角度来看,都在同时展开。
就好像一本连环画,一页页翻过去,看到的是正常前行的故事。假如把这本连环画拆散,所有的画页摊开来放在一起,那一眼就可以同时看到开头、经过和结局。
那些预感,也许是预言者碰巧从摊开来的连环画中,窥到了一些画页的碎片吧。
公众号:NotesofTheNewYorker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