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hleisure Timeby Jia Tolentino
本期《纽约客》是“The Style Issue”,内容都与时尚、设计相关。这篇文章讲的是目前美国年轻女性甚为喜爱的一个运动休闲服饰品牌,Outdoor Voices,简称OV。
OV很年轻,成立于2014年。OV的创始人Tyler Haney也很年轻,今年刚满30岁。在OV的Instagram主页上,大都是2、30岁的年轻女性身着运动背心和打底裤,元气满满的形象。
美国人爱健身、爱运动,对运动服饰需求量极大。市场调查显示,全美运动服饰的市场价值高达550亿美元,占所有类型服装销量的四分之一。
全美最有名的运动服饰品牌,毫无疑问是耐克。耐克的广告语“Just Do It”众所周知,而OV的广告语乍听之下有点类似,叫“Doing Things”。实质上,OV和耐克对运动的理念截然不同。
“Doing Things”,是“Doing things is better than not doing things(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好)”这句话的简写。不管跑步、练瑜伽,或者只是散步、遛狗,只要动起来,就比不动好。
耐克的“Just Do It”系列广告展现的是世界级运动员刻苦训练、激烈竞赛、取得成功的故事;OV的“Doing Things”则强调日常运动带来的快乐。OV希望它的购买者是为了快乐而运动,抛开竞争的压力,不设定严苛的目标。
在生活中,大部分人运动健身,也确实只是为了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结交朋友。所以虽然美国的运动服饰市场已经十分成熟,但年轻的OV依然在其中找到了一席之地。
OV不同于一般运动品牌的理念,是创始人Haney在跑步时的灵光闪现。Haney说,她有一次穿着耐克运动服在户外小跑,突然感觉自己好像《变形金刚》里的角色。
她想,说到运动,人们总是强调要出效果、出成绩,为什么不能把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分开,享受运动过程本身带来的欢乐呢?
Haney是一位运动达人,从小热爱体育,骑马、田径、踢足球,样样在行。高三时,她本可以去南加州大学的学校田径队,但因为不确定是否要将余生都奉献给体育,便放弃了这个机会。
于是,Haney 在高中毕业后先去波士顿,在一家餐馆当服务生,四个月后,又搬到纽约,在帕森斯服装设计学院学习商业课程。她还在一家时尚初创企业孵化中心找了份白天的工作,并结识了经营餐饮生意的男友。
Haney的母亲有一个服装品牌,父亲开了一家成衣制造公司,因此她对服装行业并不陌生。那次跑步时的灵感让她立即想到,要建立一个让穿着者感受运动快乐的服装品牌。
首先,Haney在一场面料展会上找到了一家为耐克和Under Armor的供货商,说服他们按照自己的要求,制作了一款与普遍流行的光滑运动面料不同的,有纹理有质感的运动衣料。
之后,她辞职搬到洛杉矶,正式走上创业之路。Haney用她的衣料制作了一些成衣样品,并带到服装展会上参展。一次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展会上,一家来自伦敦的精品店订购了一些Haney的衣服。
不久后,时装品牌J.Crew的一个买手在这家精品店看到了这些衣服。他颇感兴趣,向Haney订购了1万1千件。在男友和家人的资金支持下,Haney完成了她的第一笔商业订单。
和J.Crew合作让Haney和她的衣服有了少许知名度。她搬回纽约,在父亲帮助下租了间办公室,像所有创业者一样,四处寻觅有意愿的投资者。
即使已经有初步成果,获得投资依然很困难。Haney在网络上找到了许多潜在投资人的联系方式,一一打电话给他们,并上门拜访。但这些几乎全是男性的投资人给她的答案都是“no”。
为了打动投资人,Haney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在拜访前,她先把OV的衣服样品寄给这些人的妻子和女儿。果然,这么做以后,Haney从投资人那里得到的回应就积极多了。
在创业生涯中,Haney还遇到了一位贵人。每天中午,她都到办公室附近的一家连锁餐馆午餐。在那儿,她结识了这家餐馆的创始人Nicolas Jammet。Jammet成为了Haney的朋友,给了她许多建议。现在,Jammet是OV董事会的一员。
2015年春天,OV在种子轮募集到了110万美元。接下来几年里,OV一共拿到了近6000万美元投资,每年销售增长率达三位数。Haney请到了来自耐克、Under Armor和Lululemon的成熟高管帮助她管理公司。虽然目前OV还没有盈利,但未来看上去一片光明。
读到这儿,讲的都是Haney的创业史,你可能会纳闷,这跟标题有什么关系?看下面照片你就明白了。在原文中,作者Tolentino几次提到Haney本人魅力非凡。我去她的Instagram主页看了看,确实是一位美女。
从文中描写可以感觉出,美貌是Haney创业的一大助力。记得曾经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美女是不是在生活中和事业上更有优势”?Haney大概可以作为回答这个问题的一个例子。
Tolentino也写到,像Haney以及其她几位千禧世代的女性成功创业者,都是善于表现自我的美女。在社交网络发达的今天,她们可以更轻松地吸引注意力,奠定成功的基础。
Haney的美貌给她带来了哪些优势呢?就文中讲述来看,她有更多机会结交在事业上有帮助的人,比如为她提供资金支持的男友(虽然现在已经分手了),又比如上文提到的Jammet。
文中一个小故事挺有意思,说Haney在波士顿当服务员的那家餐馆是新英格兰爱国者队球员的聚餐地之一。Haney由此认识不少球员,受邀参加了他们在主场的赛后晚餐,见到了爱国者队的明星球员Tom Brady和他老婆,超模Gisele Bündchen。
我想作者写这个小故事,用意大概也是为了证明Haney本人的魅力吧。一般人,比如说我吧,即使在这家餐馆做四年服务生,也不大可能和球员们成为密友,而Haney只待了四个月。
文中还有一个比喻也特别有趣。Tolentino说她和Haney初见面时,“I introduced myself, and she instantly recalibrated her vibrancy to fit the contours of my attention, like a phone screen adjusting its brightness according to the light.(我自我介绍后,她立刻就根据我的注意力程度调整自身的活力,就好像手机屏幕自动根据外界光亮调整亮度一样)”。
从这句话就可以想象出,Haney是怎样一位美貌且善于社交的女性了。
我在生活中结识的美女不少,尤其在媒体工作时,身边许多同事都是可以和明星拼一拼颜值的。对美女优势最直观的感受是,当她们开始说话时,听众会更认真一些。
是不是感觉“这算哪门子优势?!”,但我觉得这还挺重要的。美国有家求职网站曾做了个调查,62%的职业女性都感觉,自己说的话常常被忽视。所以,长得美,至少你说话被忽视的几率会小一些。
比如开大会演讲,或者冗长的提案会,大部分人往往都处于半走神状态。这时候,假如来了个美女上台讲话,能明显感觉到所有人都不由得精神一振。不管大家有没有仔细听她说的内容,至少注意力是先集中到了她身上。
而对一般人来说,根本就别指望这个“精神一振”的时刻。只有你讲的内容特别好,ppt做的特别漂亮,才有可能获得美女们在一开始就能轻而易举抓住的注意力。
创业,尤其在最开始寻求投资的时候,太需要这样“精神一振”的时刻。就像开会发言时,美女能更轻易地吸引目光一样,创业时,美貌也能帮助她在一开始获得更多投资者和潜在顾客的关注。
当然了,长得美,也只能做到刚开始讲话的时候,别人会听得更认真一点这样的程度。如果接下来说的话空洞无物,或者谬误百出,那再美也不能避免注意力的流失或转移。
尤其是长期相处后,美貌渐渐归于平常(甚至变成一种干扰),性格和能力才是重点。如果一位美女并无能力,那么她说话时大家的注意力可能也只在她今天的口红是什么色号,而不在她说的内容上了。
就如Haney,美貌固然有帮助,但当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她没有先拿出过得去的产品,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品牌定位,没有想方设法去说服投资人,显然不可能成功。
再说得现实一点,假如Haney没有本就在做服装生意的父母,没有家人和前男友给的第一笔资金,在获得投资后,没有请来经验丰富的业内高管,OV也不一定能建立和发展起来。
长得美,你的起跑线可以比别人稍微靠前一点点,但是,也就是那么一点点而已。最后的名次,和起跑线位置还真没有关系。(当然了,还是很想长得美,捂脸。。。)
公众号:NotesofTheNewYorker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