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ndal by Ed Caesar
提起76岁的Tim Bell,在英国广告公关界是无人不晓。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曾担任撒切尔夫人的幕僚。
90年代末,Bell与老搭档Pottinger合伙,创立了公关公司Bell Pottinger(以下简称BP),为各国政府官员及大亨富贾提供公关服务。
2012年,BP的大部分股份都掌握在一家上市母公司手中。Bell想买下整间BP,但苦于资金不够,便拉来了BP的另一位合伙人James Henderson,两人共同买下了公司所有股份。
Henderson出钱多,占的股份也多。但作为BP的创立者,Bell总觉得这间公司应该属于自己。很快,两人就产生了矛盾。
时光一晃到了2015年,南非发起了反对时任总统Zuma的活动。来自印度的富商Gupta三兄弟被称作Zuma背后的影子政府,自然也在人民反对之列。
为了扭转局势,他们联系了BP公司,要求进行一场以“经济解放”为主题的公关活动。
“经济解放”的大致内容是在南非散播种族经济不平等论,宣称南非的有色人种被白人开设的大公司剥夺了本属于自己的经济利益。
这看上去再政治正确也没有了,但Gupta兄弟发动这场公关活动的目的是打击白人商业竞争者,同时将自己的形象塑造为对抗白人至上主义的先锋。
Bell一直在南非有着诸多关系,他带领自己负责的地缘政治团队,与BP公司的媒体团队一起负责这个项目。
BP公司干起这种被称为“reputation laundering(洗刷名誉)”的工作可谓驾轻就熟。他们开设了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假装以网友自发的形式呼吁南非有色人种的经济解放。其内容的煽动性被知情者比作“希特勒时代戈培尔的宣传”。
就在此时,BP公司的内部局势发生了变化。本来Bell和Henderson算得上势均力敌,但他最有力的一位支持者却突然表示要倒向Henderson。Bell不得不在2016年8月离开了公司。
不过,在公开场合,Bell多次表示,自己的离职是为了抗议BP为在南非已经臭名昭著的Gupta兄弟提供服务的不道德行为。
2016年10月,关于“经济解放”这场看似正义的活动其实是BP为Gupta兄弟发起的一场公关活动的消息开始零星见诸报端。
到2017年3月,一份长达21页的报告开始在南非政府官员中流传,报告详尽描述了BP与Gupta兄弟的交易情况。虽然报告作者匿名,但不少信息是只有Bell才知道的。
最终,这篇报告全文刊登在了网上,震动了整个南非社会。人们异常愤怒,认为自己被玩弄了感情,BP的公关活动干扰了南非正常的政治议程。
2017年5月,数百封BP公司内部关于Gupta兄弟的电子邮件在网上公开。其内容显示BP公司为了洗白Gupta兄弟的形象不择手段,包括使用多个假装真实网友的社交网络账号。
这再次激起了南非网民的愤怒,英国记者也开始报道BP在南非引起的这场动乱。BP被英国公关传播协会取消了会员资格,且以后5年内都不能再次入会。这是该协会有史以来作出的最为严重的惩罚。
就在此时,Bell正式接受了BBC的直播采访,他表示自己与Gupta兄弟的公关活动没有关系,一切都由Henderson负责。善于经营形象的Bell在这场访谈中将自己营造为一位无助的老者
BP的丑闻至此发酵到了顶点,它最大的客户与之解约,公司也随之倒闭。
2018年2月,Zuma辞去了总统职务。Gupta兄弟以腐败罪被起诉,但三人都逃到了国外。而帮他们做公关的BP公司已经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被人们遗忘。
在整个过程中,Bell的形象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他又开了一家公关公司,生意蒸蒸日上。
看完这篇文章,第一个感想是果然商场如战场,老牌公关人Bell的手段也确实够狠。
另一个感想是,政府组织和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公关团队并不是秘密,但他们的宣传手段实在令人生畏。
就像BP替Gupta兄弟做的这场公关活动,表面上看来是反对经济不平等,提高有色人种地位。若我是生在南非的有色人种,怕也要投赞成票,谁又能看透它背后的目的呢。
这么一来,现在网络上炒得如火如荼的诸多运动,Twitter每天列出的热门hashtag,究竟确实反映了民意,还是有政治和经济利益在推动呢?到底怎样才能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找到一点真实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