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读完的,合上最后一页,第一个念头就是“跪了”!真不知作者有何等心思,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本书,就是翁贝托·艾柯的《傅科摆》。
和《玫瑰的名字》一样,《傅科摆》好看,但是不好读。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读完,如果不是上周末出门在外正好带着它,可能还要再拖一个月。
但是一旦读完了,或者说一旦读到后面高潮部分,那种“我想给作者下跪”的心情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不仅是我要下跪,我觉得最应该下跪的是写《达芬奇密码》的丹· 布朗(可能他早已跪过了吧)。
当时看丹·布朗小说时觉得非常惊艳,这种历史+宗教+阴谋论+悬疑的故事讲得真像那么一回事。去罗马旅游时,还傻傻地去他书里提到的四个象征性地点瞻仰了一番(好像是地水火风?)。
现在看了《傅科摆》,才发现丹·布朗实在太小儿科了。如果说丹·布朗的小说是披着历史和宗教的外衣的动作悬疑大片,那艾柯就是亲自动手织了这么一件外衣。
在艾柯写这本小说的1980年代,还没有网络搜索这回事。很难想象他杂七杂八的知识丰富到了何种程度,才能把这些信息信手拈来编到一本书里,同时编出一部像模像样的历史,最后又把自己编出来的历史扯个粉碎。
当然,这也造就了《傅科摆》真不是一本对读者友好的书,绝对没办法一气呵成的读下去。我觉得读《傅科摆》最好的方法是先囫囵吞枣的过一遍,知道它大致讲了个什么故事,然后可以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的细读。
其实《玫瑰的名字》也一样,我第一遍读《玫瑰的名字》也花了好长时间才断断续续看完,中间几次都想放弃,直到最后揭露凶手的部分才觉得,咦,有意思。然后立马回头看了第二遍,后来又看了第三遍,越看越觉得好看。
到现在,《玫瑰的名字》变成了我最喜欢的一本小说。连书名由来的那句话也记得清楚: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
现在我觉得,《傅科摆》也有望成为我最喜欢的小说。有知识,有悬疑,有讽刺,有幽默,有神秘,有爱情,简直是要什么有什么——只要你能坚持读下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