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从选举日到就职日,美国的“空位期”会发生什么?

 上周写到《纽约客》上有文章讲特朗普输了以后会干什么,现在看来还着急了点。大选日过去两周了,结果基本尘埃落定,但特朗普就是坚决不认输。当然,他不认输这件事人人都能料到,关键问题是,如果现任总统不愿意承认选举结果,后面会发生什么?


11月份的《大西洋周刊》有一篇文章正好讲到相关内容。这篇文章发表在大选日之前,但真实世界的走向和文中的预测挺相符——比如摇摆州选票由红向蓝的偏移(所谓的“blue shift”),比如特朗普死不认输的态度,比如共和党团队进行的法庭较量等等。


很多人,包括拜登本人都认为,就算特朗普不愿意交出权力,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到了前后总统交接那一天,他要是还死赖着不肯走,就强制请他离开好了。但是,在新总统就职之前,特朗普及共和党团队还可能有种种手段避免对他不利的局面出现。

从大选日到下一任总统就职日之间的时期可以被称之为空位期(Interregnum)。这段时期就像一块无主之地,权力等待着转手交接。


空位期一共79天,其中有好几个重要节点。比如说12月14日,美国50州的选举人齐聚华盛顿特区投票的日期;1月3日,新当选的国会成员就位;1月6日,新当选的参议院和众议院共同正式点数选举人票。


虽然空位期很长,但权力的交接通常很快就能确定。在选举人正式投票前,向全国民众明确表示谁将成为下一任总统的标志性事件不是媒体或其它方面的结论,而是失败一方的让步声明(concession)


这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开始于1896年。那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William Jennings Bryan得知自己没有拿到足够选票后,便给他的共和党对手William McKinley发电报认输并表示祝贺。从此以后,输家通过电话、电报、公开演讲等方式发布的让步声明成为了美国大选结果落地的标志。


比如说,2000年的选举争议迭起,戈尔在大选日当天就打电话给小布什表示认输,之后却收回了他的说法,并且告上法庭要重新点数佛罗里达的选票。被最高法院驳回后,他才在第二天发表全国讲话正式声明让步,确认了当年的选举结果。

2016年,希拉里发表让步声明承认竞选失败。

但我们都知道,想让特朗普发表让步声明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了解他的人都认为哪怕他下台了,也一定会坚持自己没有输,只是选举/政府/系统太腐败云云。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前一天,他发推说“虽然拜登赢了但那是因为腐败的系统….(大意)”,很多媒体立刻指出特朗普第一次承认拜登赢了。为显示自己并没认输,特朗普赶紧再发了一条推说“I won the election!(我赢了选举!)”


如果现任总统不发表让步声明,接下来会怎样呢?空位期允许有35天时间来点数选票。到第36天,也就是12月8日,将是一个关键时刻。各州必须在那天指定选举人,以保证国会有足够的时间审查选举人的资质,并正式接受他们。


接下来,6天后的12月14日,由538位选举人组成的选举人团(electoral college)相聚华盛顿进行投票,决定总统究竟是谁。

各州选举人票的数目。

从19世纪末以来,美国各州都按照选民的意愿指派选举人,所以大家普遍认为选举人理所当然地由大众选票决定。但美国宪法里其实没有明确这么说。


在戈尔和小布什的案例中,最高法院就确认各州有自己指定选举人的权力。不过,一个州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能这么做,至少过去100多年都没有先例。


共和党在大选前就讨论过用出台紧急法案的方式,在某些共和党占议会多数的摇摆州绕过大众选票结果,直接由州议会指派忠诚于自己的选举人。


这不是妄想——如果双方选票相当接近,争议和拉锯战一直拖到12月8日,那么有些州可能就会自行指定选举人。


当然,有些摇摆州虽然议会里共和党占多数,但州长是民主党,比如密歇根州和宾州,那么州长也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力指定选举人。哪怕是佛罗里达,州长和议会都属于共和党,支持拜登的选举人也可以自行集会并提交他们的选票给国会,由国会决定是否接受。


2000年差一点就发生了这种情况。当时的州长杰布·布什在11月26日,即戈尔还在上诉的时期就指派了选举人。戈尔一方马上计划组织民主党选举人投票给戈尔。不过戈尔在5天后承认败选,这个计划才没有继续。


假如今年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么到12月14日选举人团正式投票的那一天,有的州可能派出两组相互对立的选举人——因为州内无法达成共识谁的票有效。按照宪法规定,这种情况应该交到参议院议长手上,而现任议长是副总统彭斯。


不过,宪法第十二修正案只是说参议院议长应该在两院面前公示所有选举人的资质和选票,然后清点选票。修正案原文是被动语态,没有明白表示是什么资质,将由谁清点。共和党肯定会说一切交由彭斯决定,而民主党肯定会说要参照《选举点票法案》解决。


总之,假如走到这一步,两党谁能控制参议院基本就决定了谁能当上总统。1月6日是新一任国会成员宣誓就职的日子,假如民主党夺回参议院,并且保持在众议院的优势,那么拜登无疑将成为下一任总统。假如共和党夺得两院优势,那就是特朗普的运气来了。


假如还是像现在这样,一边属于共和党,一边属于民主党呢?那斗争还将继续。


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只有一次,迟迟没有结论的空位期把这个国度带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那是在1877年,民主党候选人Samuel Tilden和共和党候选人Rutherford B·Hayes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全美有四个州都派出了相互对立的选举人。


那时候,由政府组织的特别委员会宣布认同支持Hayes的选举人。但民主党不愿服输,他们计划采取拖延战术,阻碍国会清点选票,一直把时间拖到总统就职日当天,等现任总统格兰特(格兰特是共和党)下台。


就这样,一直拖到了总统就职日两天前,Tilden才最终声明让步,但他的让步并非心甘情愿的愿赌服输,而是建立在种种缘由上。


首先,两党进行了内部交易,比如共和党答应联邦军队从南方撤出,以换取民主党的让步。其次,现任总统格兰特赤裸裸地宣告了一系列军事威胁,比如在Tilden准备宣誓就职的纽约州发布戒严令,并且说他将带领军队支持Hayes的宣誓。


79天的空位期,每一天都可能有新的惊奇(惊吓?)发生。1877年的那次选举对2021年来说是个令人不安的前例,希望美国不至于走到那一步(反正特朗普和共和党调动不了军队)。


公众号:NotesofTheNewYorker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