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e’ Looking At You by David Owen
位于爱尔兰的Cainthus公司专门研究人工智能和面部识别,它的客户是养育着数百头牛的大型农场。
把面部识别这种高科技用到牛身上,是不是有点儿大材小用?农场主们有自己的判断。作为天生的被捕食者,牛非常善于隐藏自己的疾病和伤痛。这是它们长久形成的本能,表现出有病或受伤症状的牛更可能成为捕食者的目标。
所以,当一头牛出现人能注意到的明显症状时,它的病往往已经十分严重。Cainthus公司在牛圈和牧场中的摄像头可以实时跟踪每一头牛的行动,人工智能会分析它们的行为模式,并且及时提醒农场主哪些牛看起来不对劲。
在所有行业中,可能就是农业与现代电脑技术最为脱节了。Cainthus公司的负责人Hunts兄弟自幼在农场上长大,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不过,相比管理农场,他们对面部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感兴趣。
现在,Hunts兄弟正在探索,怎样把识别和跟踪牛的行为模式的技术运用到人身上。比如帮助专业运动员高效训练,或者诊断潜在疾病症状。但他们也承认,人和牛是不同的。
不同点并不在于技术方面。牛不介意被监控,也不介意农场主们按自己的意愿改变它的行为(或者它介意,谁知道呢)。但对人使用面部识别,一个不好就会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手里危险的工具。Hunts兄弟说:“假如你第一次听到它(面部识别技术)的时候,没感到异样的威胁,那你就还没真正了解它是什么”。
面部识别技术是什么呢?早在上世纪6、70年代,科学家们就开始研究让电脑识别照片中的人脸。这个工作不需要编写程序告诉电脑人的头发应该有什么颜色,或者鼻子的长度范围是几厘米到几厘米,而是给识别面部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看”大量标识好的照片。
比如让神经网络看成千上万张标识为“牛”的照片,再看成千上万张其它生物的照片,慢慢地,人工智能会认识到牛的独有特征,找出它和“非牛”之间的区别。
近十几年来,面部识别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最重要的原因是硬件的大发展,比如更好更快的图像处理器。此外,训练神经网络的资源也愈发唾手可得。从网络上就能轻松获得数不清的人脸照片,亚马逊等公司还为这些照片提供廉价的人工标识服务。
所以,面部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Phone的脸部解锁就是个例子。但对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最密切的关注,来自警察局和执法机构。
从2012年开始,纽约市警察局与微软合作,使用上千个公共面部识别摄像头建立了一套监控系统。纽约市警察局不愿意透露系统的细节,这事儿引起了很大争议。
很多人认为,用摄像头监控和识别面部,涉嫌违反隐私权。指纹和虹膜都是识别人的生物标志,但只有在我们愿意配合的时候,警察才能采集这些标志。面部就不同了。当你悠闲逛街的时候,你的脸可能就已经被摄录下来,送入警察局的后台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
当然,对在社交媒体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来说,隐私的概念不经不那么重要。可是要知道,人脸识别是一项非常方便的监控工具。通过无处不在的摄像头,警察或者你的公司老板可以掌握你的所有动向。假如摄像头发现你在按电梯按钮时手有些颤抖,说不定下次申请医疗保险时,这就会成为你已经有潜在疾病的证据。
而且,面部识别技术并不百分之百准确。现在许多美国警察的随身摄像头上都装备了面部识别系统。假如警察巡逻时,摄像头错误地将某个人识别成了逃犯,那说不定就会酿成严重后果。
但现在看起来,运用面部识别技术来监控人群已经成了难以避免的趋势。已经有国家宣布,要建立起无处不在的面部识别监控系统。在这样的监控系统下,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无所遁形。
这或许有利于抓住罪犯,但对普通人的生活来说可不太美妙。你上超市买了太多酒,你平时去网吧打了太多游戏,你结交了几个社会地位比较低的朋友……这些都会被忠实记录下来。等到有一天,这些记录就成了你不能买房买车、申请贷款或者找一个好工作的依据。
苹果CEO库克在今年10月的一次私人会议上说:“我们的个人信息,从日常生活到最隐私的部分,正在以军事化的效率被转变成对付我们自己的武器(Our own information, from the everyday to the deeply personal, is being weaponized against us with military efficiency.)。”
像其它许多技术一样,面部识别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人类管理它的能力。而且我觉得吧,人类总体来说,还像个爱玩火的小孩,只有受到了教训,才能吃一堑长一智。那么,面部识别技术会是我们玩的下一把火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