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nstoppable Machine by Charles Duhigg
Jeff Bezos’s Master Plan by Franklin Foer
这期《纽约客》和11月号《大西洋月刊》,不约而同(或许有约?)报道亚马逊以及它的老板,世界首富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
这两年,欧美大型科技公司的日子过得可不太妙。谷歌、Facebook一个个被拉出批判,现在又轮到亚马逊。
说“现在”有点大而化之,算起来亚马逊被媒体、政府和民众齐声攻击也好些日子了。不过嘛,它的股价倒一直居高不下。
话说树大招风,亚马逊如今的体量绝对不负它的名字——亚马逊河是全世界平均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自然招来不少诟病。
目前,亚马逊是美国第二大私人雇主(第一是沃尔玛)。就像亚马逊河支流纵横,它的触角伸到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的平台占全美网络零售成交量的三分之一,还为其它电商如eBay等提供送货服务。亚马逊云计算拥有众多客户,比如CIA、Netflix和联合利华。全美数百家Whole Foods超市也被它揽入旗下。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美国人,就算没直接在亚马逊网站上买过东西,也很可能早在无意识间为它贡献了钞票。
亚马逊的“罪行”大致可归纳为三宗:
首先,是它对其平台上商家的盘剥利用。
亚马逊就像个殖民者,走到哪儿抢到哪儿。比如说它推出的Fulfillment by Amazon服务,帮小商家存储、打包和发货。购买服务的商家节约了人力和仓储成本,产品在亚马逊页面上也能获得更好展示。
很快,许多小商家发现,除了购买这项服务以外,他们别无选择,否则就没法吸引顾客,也没法和竞争对手比拼运费。费用可不便宜——某家中型商户去年一年就给亚马逊上交了2000万美元服务费。
而且,亚马逊还会直接与小商家竞争。它通过分析销售数据来预测哪些产品会火,从而推出竞品。
比如,一家加州小公司设计的笔记本电脑支架意外成为当年畅销商品。第二年,亚马逊就以自家Amazon Basic的名义,推出一模一样的同款支架。
一些企业还因为亚马逊失去了市场主导权。Birkenstock是一个有200多年历史的德国手工凉鞋品牌。由于亚马逊上仿品泛滥,他们宣布退出这个平台。
让Birkenstock恐慌的是,亚马逊大量收购了该品牌约一年的库存。Birkenstock的建议零售价是一双鞋135美元,亚马逊搞起了一双50的特价活动。这严重损害了Birkenstock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他们却只能干瞪眼。
第二宗罪,是亚马逊对员工的压制。
全美有超过10万人在亚马逊发货中心(Fullfillment Center)工作。他们随身携带电子追踪设备,这些设备不停发出指令,保证员工做事速度,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一个人只要慢几分钟,就可能被主管责骂。
一天下来,员工们来回行走的距离超过15英里,上厕所和小憩的时间都有精确规定。
一位前员工说,他被要求每8秒拿一件货,不少同事为了赶上进度而受伤。发货中心设置有免费发放止痛药的自动售货机,大家总在这儿排起长队。
干体力活的蓝领不轻松,坐办公室的白领同样压力山大。贝索斯本人以对下属的尖锐批评而闻名(比如他最有名的一句:“你是懒还是蠢?”),这样的文化从高层一直往下传递。每个人的表现都被量化和评级,慢了一拍就赶不上进度。
女性在这儿工作尤为不易。二十位亚马逊高管中,只有一位女性。一位高管私下告诉记者,公司不适合女性发展,除非有个“家庭主夫”,可以让她全身心扑在工作上。
和其它科技公司比起来,亚马逊也没有花样翻新的员工福利。“Frugality(节俭)”大大写在公司的十四条领导力守则中。办公桌椅都是最便宜的翻新货,免费食堂也别想,只有咖啡和香蕉无限量供应。
最后一宗罪,也是从总统特朗普到众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相抨击的一点,就是税务问题。
说起前两宗罪,亚马逊都可以开脱。或许小商家是受了一些盘剥,但没有亚马逊,他们连做生意的机会都没有。
或许发货中心的员工是比较辛苦,但15美元/小时的工资超过了许多地方的最低标准。至于白领们,哪有工作完全没压力?
唯一难以反驳的是,通过种种合法操作,它成功避免上交2018年的联邦收入税。
亚马逊声明称,2018年它在全球一共交纳收入税12亿美元,但拒绝详细列出在美国的纳税情况。
合法避税无可厚非,但不免招致批评,尤其是亚马逊这样在大家心中赚得盆满钵满的大企业。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桑德斯在一次辩论中就说:“有50万美国人正睡在大街上,而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坐拥数十亿利润,却没上交一分钱联邦收入税。”
当公司形象逐渐滑向负面时,老板贝索斯同样未能幸免。
一直以来,贝索斯是大众和媒体眼中的科技新贵。他雄心勃勃,商业帝国不断扩大;家庭合睦,一直与妻子感情深厚。许多亚马逊高管都将老板的家庭视为榜样。
可近一两年来,贝索斯沉迷于疯狂健身。他在比弗利山庄买豪宅,邀请好莱坞明星开派对。西雅图总部的员工越来越少看到他的身影。参加活动时,身边也不再总有妻子陪同。
当他出轨的新闻爆发后,许多亚马逊高管十分震惊。有贝索斯的朋友甚至说,怀疑他被外星人绑架,根本就换了个人。
贝索斯在慈善方面的吝啬也常被媒体说事。美国前五大富豪里,他是唯一一个没有签署捐赠协议(Giving Pledge)的。而他妻子离婚分到财产后,立即宣布要签署这一协议。
【Giving Pledge是由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发起的活动,鼓励富豪捐出至少一半身家的财产。】
不过,不管是对公司的批评也好,对他自己的批评也好,贝索斯(至少表面上)没放在心上。他强烈拒绝某些高管放慢公司发展的建议,也从不向公众就个人私事多做解释。
从创业开始,他最喜爱的一个单词就是“relentless”。这个单词的意思包括“残酷、坚韧、不屈不挠”等。但最直接的,还数谷歌的翻译,就一个字“狠”。
【亚马逊拥有relentless.com的域名,输入这个域名网页会自动跳转到亚马逊主页上。】
贝索斯有一股狠劲。他是典型的精英主义者,信奉只要你够优秀、够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他不认为也不接受,人生还有其它诠释方式。
他也是一位自由主义者,相信人人都需对自己负责。他觉得,公司除了发工资,不应该再对员工承担任何责任。纳税也不是公司对国家的必须义务。
据说,贝索斯的野心并不止于建立一个商业帝国。他从小就是个科幻迷,热爱《星际迷航》。他高中时的女友说,“贝索斯挣这么多钱的唯一原因就是想去外太空”。
1982年,贝索斯在中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幻想未来有一天,地球人可以移民到太空殖民地中,让人类的种子撒遍漫漫星河。
贝索斯不做慈善,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终极梦想,就是对人类最大的慈善。他一直担心人类总有一天会用干地球的资源,所以“我们要前往宇宙以挽救地球”。
每年,贝索斯出售约值10亿美元的亚马逊股票,投入到他的宇宙探索公司Blue Origin中,希望有朝一日实现中学时代的梦想。
当一个人望向星辰大海,可能确实不会将凡尘琐事挂心上。但是,贝索斯殖民宇宙的野心,需要亚马逊帝国殖民地球来支撑。
面临诸多非议,这个帝国想一直扩张下去,恐怕,他还得暂时先把目光收回来。
公众号:NotesofTheNewYorker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