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9日星期六

Oct.1 2018 起诉特朗普:两位餐馆老板的“国家纪念区保卫战”

Food Fight by Kathryn Schulz

位于美国西部的犹他州,若论地形地貌,真可算美国最贫瘠、最险峻、最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之一了。这里干燥炎热、人口稀少。高原、群山、峡谷、巨岩构成了这片广阔的土地。据说,摩门教徒就是因为觉得这样荒凉的地方,没人会来干预他们的宗教活动,才决定在此定居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奇特又丰富的地形,以及较少的人类活动,让犹他州成为了众多国家公园和国家纪念区的所在地。著名的锡安国家公园、拱门国家公园都在这里。

锡安(Zion)国家公园是美国最有名的国家公园之一
国家纪念区(National Monument)和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略有不同。根据1906年的古迹保存法(Antiquities Act),国家公园的成立需要国会投票通过,而国家纪念区只需要总统单方面签署法令。

这样,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总统可以快速设立自然保护区,不需要等待国会漫长的表决过程。许多国家纪念区成立后,再被升级为国家公园,比如著名的大峡谷国家公园。

本文的故事,就发生在美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纪念区——犹他州大阶梯—埃斯卡兰特国家纪念区(Grand Staircase-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

“大阶梯”这个名字特别形象。从亚利桑那州海拔约800米的大峡谷开始,层叠起伏的山峦、峭壁与平台一路爬高,止于3000多米的犹他州高原,形成了一组落差2000多米的巨大阶梯状地貌。

在这片占地7610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栖息着成千上万种野生动植物;在它的地下,还蕴藏着数千万年前,恐龙和其它古生物生活的痕迹。

大阶梯—埃斯卡兰特国家纪念区
小镇Boulder是通往大阶梯纪念区的门户。这是座荒凉寂寞的镇子,全镇人口总数一直在250人左右徘徊。镇上没有银行,没有超市,没有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甚至连红绿灯都没有。

直到1996年,由当时总统克林顿签署法令,成立大阶梯国家纪念区,Boulder才慢慢为外人所知。2000年,Jennifer Castle和Blake Spalding两位好友来到了这里。拥有丰富厨艺经验的她们决定,在这里开一家餐馆。Hell’s Backbone Grill就这样开张了。

Hell’s Backbone Grill以有机食物、本土食物和自产自食为主打。为保证所有食物都是产自当地的新鲜有机食材,Jennifer和Blake还在附近买了一块6公顷的土地,开辟了自家的农场。

一开始,生意并不顺利。在十多年前,许多人根本没听说过什么是有机食物,更不知道为什么要坚持使用本土食材。Jennifer和Blake连一个员工都雇不到,要在犹他干燥贫瘠的土地上种植食材更是个挑战。

不过,Jennifer和Blake有恒心,小镇人也更热心。慢慢地,一切都走上正轨,她们成为了小镇的一份子,游客和附近城市的食客也纷至沓来。Hell’s Backbone Grill连续七年被《盐湖城》杂志评为年度餐馆,登上了《纽约时报》、《Fodor’s 旅游指南》、《Zagat美食指南》的名录。

Hell’s Backbone Grill的夜景
克服了最初的麻烦,Jennifer和Blake这十几年来的生意可谓是一帆风顺,但特朗普上台后,她们遇到了始料未及的麻烦:2017年底,特朗普宣布,将大阶梯国家纪念区拆分为三个较小的纪念区,整体面积几乎要减少一半。

这个举动无疑遭到了当地居民、环保人士和科学家的反对。那些被踢出纪念区的地方不再受到严格保护,长远来看,这对大阶梯整体区域的生态环境都会造成破坏,原本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也将因此受损。

但犹他州政府、牧民和矿业公司却为此叫好。对当地政府来说,更多土地从联邦政府回归到了自己手里;对牧民来说,他们有了更广阔的天地可供放牧;而矿业公司更早就急不可待地想开发地下丰富的矿藏了。

Jennifer和Blake当然站在反对者那一边。她们担心纪念区面积缩水会影响旅游业,打击餐馆生意,影响小镇经济。毕竟,Hell’s Backbone Grill是当地最大雇主,每年支付员工工资超过100万美元。

拥有超过二十年友谊的Jennifer和Blake(右)
原来从不关心政治的Jennifer和Blake开始积极参加各种抗议活动。她们加入了保护纪念区的活动组织,给本地议员及美国内政部长瑞安·津克(Ryan Zinke)写了几十封信、打了几十个电话,但都没得到回音。

最终,Jennifer和Blake决定,把总统特朗普告上法庭。要知道,在特朗普之前,很少有总统大幅减少国家纪念区面积。于是有人提出质疑,撤销国家纪念区的权利到底在于总统,还是在于国会?

代表Jennifer和Blake的律师事务所认为,这项权利应该属于国会。2017年12月,这家律师事务所代表Jennifer和Blake所属的保护组织,及其它两家非营利组织,向特朗普和瑞安·津克正式提起诉讼。

目前,这项诉讼还在漫长的行政过程中。美国法务部要求将诉讼地点从华盛顿改到犹他州,这项要求正等待华盛顿特区的地区法院裁决。在美国,法律诉讼可能要花好多好多年,等到判决下来那一天,特朗普究竟还是不是美国总统都不一定了。

但不管等多久,对Jennifer和Blake,对许许多多关心大阶梯,关心其它和大阶梯同样命运的国家纪念区的人来说,向特朗普发起挑战是值得的,也是必须的。

如果你来大阶梯国家纪念区旅游,你将会看到一片苍茫无垠的旷野,脚下踩着6500万年前的遗迹,头顶照耀着穿越120亿年的星空。一切看上去那么永恒,仿佛亘古不变。

但想想看吧,这永恒其实很脆弱。特朗普的一个命令,就能改变Jennifer和Blake为之奋斗近二十年的事业,还可能改变大自然近两万个世纪以来的造就。

广阔无垠的大阶梯地域,不知失去国家纪念区的保护后,它还能否保持这般模样

2018年9月26日星期三

Spe.24 2018 拍《美国丽人》的第一天,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喊开机

Show Man by John Lahr

1999年上映的《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是一部在近二十年后的今天,也不会过时的好片子,导演是英国人Sam Mendes

《美国丽人》是Mendes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他也因之一举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拍《美国丽人》时,Mendes只有33岁。他说,那是自己第一次拍电影,连什么时候喊“Action(开机)”都不知道,还是问了摄影师,才胆敢喊出了那第一声“Action!”。一幕戏结束,所有工作人员都站在那儿眼巴巴看着他,Mendes才想起自己忘了喊“Cut(停)”。

第一天拍摄结束,Mendes觉得从地点,到服装,到画面,就没有一处细节是对的。回忆当时的情形,他觉得自己很幸运:既然所有都不对,那就没有借口不重来一次。

他找到电影出品方梦工厂,要求重拍。梦工厂同意了Mendes的请求。逐渐找到电影感觉的Mendes矫正了所有不对的地方,最终,获得5项奥斯卡大奖的《美国丽人》诞生了。

我曾在电视行业工作过,知道影视戏剧业中虽然有不少年少成名者,但导演却往往需要时间打磨。毕竟做导演需要的不仅是艺术品位,他还得了解和发掘每一个演员身上的特点,指挥和带领数百人的团队共同工作。

所以,看到文中写《美国丽人》竟然是Mendes的第一部电影作品,这样成熟的作品竟然是一个连开机都不敢喊的导演拍出来的,简直难以置信。

特别想知道,当时年纪轻轻的Mendes从哪儿寻来的导演天分。文章给出的答案让我有点意外,但想想又觉得,嗯,有道理。

答案是,Mendes的导演能力是从与有精神病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培养起来的。他母亲是个出版社编辑,野心勃勃却脆弱敏感。在Mendes年幼时,母亲第一次精神病发作,当时她逼着父亲给白宫打电话,要求停止越南战争。

父母离婚后,Mendes主要跟着母亲生活。虽然母亲的精神病不是每时每刻发作,但她时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因此,11岁的Mandes要时刻关注母亲的精神状态。今天,她表现得似乎理智清醒一些,但下一天,她好像又有陷入疯狂的倾向。万一母亲发作了,他就需要打电话给社会服务人员。

Mendes还得处理母亲病发时造成的各种麻烦。比如有一次,母亲竟然拍下了一栋200万英镑的房子,Mendes不得不去和对方谈判,取消拍卖合同。

Mandes说,小时候的自己就像安装了雷达,一直跟踪着母亲的一言一行,分析她的喜怒哀乐。在他后来的导演生涯中,关注每一个演员每一处细节的能力,就是从这时发展起来的。

拥有这样的母亲,Mendes唯一的救赎是想象。他对学校的功课不感兴趣,除了英语、历史和艺术,别的什么都学不进去。

直到上高中后,Mendes加入了学生板球队,并成为了队长。在领队生涯中,他学会了鼓励每个队员发挥长处,带领队伍相互配合。板球队长的经历,让后来做导演的Mendes知道怎么鼓励团队合作。

进入剑桥大学后,Mendes加入了学校的戏剧社。在剑桥三年,他一共导演了16部剧。毕业后便顺理成章的进入了戏剧界。

24岁起,他正式在伦敦做戏剧导演,25岁就获得了英国剧评家圈戏剧奖(Critics' Circle Theatre Award)的最有潜力新人奖。

其实,在拍《美国丽人》之前,Mendes已经执导了二十多部舞台剧和音乐剧,曾获得英国戏剧界最高奖项——劳伦斯奥利佛奖(Laurence Olivier Awards)的最佳导演奖。

所以,《美国丽人》虽然是他第一部电影作品,但真不是他第一次做导演。知不知道什么时候喊开机不重要,他知道怎样拍出最好的作品就够了。

和他合作过的演员们评价Mendes的最大特点,是他能为演员创造一个“安全屋”一样的环境。在这间屋子里,他同时担当父亲和母亲的角色,既控制一切,又鼓励演员自由发挥。


Mendes对自己的评价更为谦虚。他说,自己必须在团队中,才能成功。他的电影从不像其它导演一样,打上“A Film by xxxxxx作品)”的标志,因为Mendes认为,一部电影并不属于导演,而是属于整个团队。

2018年9月23日星期日

Sep. 24 2018 白宫女新闻发言人—特朗普的忠诚喉舌

The Mouthpiece by Paige Williams

理想中的新闻发言人,应该风度翩翩、彬彬有礼、不动声色地四两拨千斤。所以,看白宫新闻发言人Sarah Huckabee Sanders,我总觉得有几分不顺眼。每次新闻发布会上,Sanders都是一副怼天怼地怼记者的表情,像在和媒体打一场你死我活的拳击赛。

不过,既然总统特朗普一直将媒体视为“人民公敌”,动不动就嚷嚷“fake news”,那么Sanders的态度也不足为奇。《纽约客》这篇文章的标题,就足以说明问题:她就是特朗普忠实的喉舌——“mouthpiece”。

有特朗普这样的老板,白宫人员流动性不是一般的大。据统计,已经有150多位特朗普的昔日麾下干将离开了他。Sanders能坚持担任新闻发言人一年有余,她所依靠的,到底是什么呢?

今年36岁的Sanders出生在一个传统保守的政界家庭。她的父亲Mike Huckabee曾是牧师和美国阿肯色州浸信会的主席,后来又任阿肯色州的州长,还在2008年和2016年,两度参与总统竞选。

Sanders从小就在父亲的团队里工作,参与了Mike政治生涯中的所有七场竞选。当其它孩子看卡通时,Sanders在学习如何制作表格,来分析竞选民调数据。政治,是她唯一感兴趣,也唯一会做的事。

2016年2月,特朗普赢得共和党大选提名,他邀请Mike为自己背书,Mike向特朗普推荐了女儿。特朗普需要争取女性选民和基督教福音派选民的选票,Sanders正好满足这两点。此外,在阿肯色州长大的她对克林顿毫无好感,乐于帮助特朗普击败希拉里。

在大选时,Sanders便开始代表特朗普接受电视采访。特朗普获胜后,她先为前任新闻发言人Sean Spicer工作,Sean离职后,她便接替了这个位置。

以前的白宫新闻发言人大多出身媒体,Sanders却对什么是新闻都弄不太清。有时,她把新闻发布会开成了一场宣传工作会,通知媒体应该“庆祝”什么。在面对咄咄逼人的提问时,她的应对策略是比媒体更盛气凌人。比如有一次,她直接对CNN记者Jim Acosta说,觉得Acosta“连听懂短句都很困难”。

作为新闻发言人,Sanders的表现或许不够合格,也招致众多媒体和民众的批评;但作为特朗普的下属,她绝对完美。

当Sanders召开新闻发布会时,特朗普通常在白宫里观看直播。据一位专职报道白宫事务的记者说,特朗普希望新闻发言人能用最强烈的语气传达他的意见,并且要一直“praise the boss as a spotless king(称赞老板是毫无缺点的王者)”。所以,Sanders在新闻发布会上怼媒体越狠,就越得特朗普喜爱。

当然,私底下的Sanders并没有她在发言人讲台上表现得那么恶狠狠。不少白宫工作人员和记者认为,在生活中,Sanders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如果她觉得自己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某个记者过于严厉,结束后她会给那人打电话,缓和一下气氛。

Mike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最为强调的就是忠诚。他说,宁愿要能力不足但绝对忠诚的人,也不会要聪明绝顶但不忠诚的人。Sanders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对特朗普,她表现得是绝对忠心耿耿。

比如说,Sanders是一位虔诚的教徒,而特朗普撒谎成性、开下流玩笑,和艳星往来,行为很难说符合宗教道德。不过,Sanders依然坚称特朗普是个好人。

而且,虽然许多政府工作人员公开批评特朗普的浅薄无知,Sanders却不以为意。毕竟,像特朗普一样,她太忙了,忙得没时间读书。(插句话,我觉得全文里属这句最讽刺,原文是:“Whereas many former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have publicly vented their frustrations with Trump’s intellectual shallowness, Sanders may not see a problem; like the President, she is too busy to read books.”)

当被本文作者问道,在新闻发布会上重复特朗普的谎言,是否与她的宗教信仰冲突时,Sanders说,她是去办公室,又不是去教堂。

她接着说,有信仰的人就应该到最黑暗、肮脏的地方,哪怕只能影响一个人,那也是好的。(Sanders后来否认这段话是特指白宫,她说这只是就教徒的社会责任笼统而言)。有人认为,在白宫雇员中,Sanders算是能带给特朗普几分正面影响的人,避免他作出一些更坏的举动。

不过,目前Sanders唯一表现出和特朗普的分歧,是在约翰 ·麦凯恩去世后。特朗普曾公开嘲弄麦凯恩,当麦凯恩去世后,直到周遭议论纷纷,他才吩咐白宫下半旗以示哀悼;而Sanders在接受采访时,公开将麦凯恩称为“美国英雄”。

看起来,绝对忠诚的Sanders还将继续作为特朗普的喉舌,在白宫新闻发言人的位置上,继续她与媒体的战斗。至于她是否能像自己说的,给最黑暗的地方带来一丁点儿光明,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