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日星期二

Mar.1 2021 为什么印度人和非洲人对新冠病毒不感冒?

 The Covid Conundrum

by

Siddhartha Mukherjee


好巧!就在拿到这期杂志的前两天,我还在跟人讨论过:为什么很多非洲国家居住环境差,医疗条件不好,新冠疫情反而没发达国家严重?翻开本期《纽约客》,第一篇文章正好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本文作者Siddhartha Mukherjee(名字太长,后面简称为Sid好了…)是一位从印度移民到美国的医生和作家。他撰写的医学科普书籍曾获得过普利策奖。最近一年多来,《纽约客》刊登的好几篇有关新冠的科普文章都出自他的笔下。


Sid和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他的疑问来自于亲身观察。他在印度有很多亲戚朋友,其中不少是7、80岁的老人。按理说老年人最容易为新冠所害——美国60%的新冠死者都是75岁以上的老人。但Sid认识的印度老年人,即使得了新冠,也都渐渐自我康复,没有一个严重病例。


Sid还联系了他在孟买的医生朋友。孟买的达拉维是全亚洲最大的贫民窟,上百万人挤在层层叠叠的简易板房里,绝对是各种病毒肆掠的乐园。如果按纽约的新冠死亡率推断,达拉维应该至少有3-5000人死亡。


所以,孟买政府也特别重视,专门为达拉维建了个临时医院。但直到去年秋天,这里因新冠死亡的人数只有几百人,不到预测的十分之一。临时医院用不上,最后关闭了。

达拉维密密匝匝的贫民窟房屋。

Sid从尼日利亚的一位医生朋友那儿也听说了类似的情形。这位医生负责管理尼日利亚最大城市拉各斯的新冠临时医院。本来大家都以为,像过去发生在非洲的那几场传染病一样,新冠会让死者满大街。但实际上,入院患者几乎都是无症状或轻微症状感染者。这家临时医院最后也关闭了。


这事儿,实在太违反常规了!一般而言,传染病致死率肯定是低收入国家高,发达国家相对较低,新冠却打破了这个铁律。印度,13亿人口,医疗系统和基础设施都千疮百孔,死亡率只有美国的1/10。 尼日利亚,2亿人口,死亡率竟然不到美国的1/100。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曾纳入各种变量,建立了一个预测各国新冠死亡人数的模型。对发达国家,模型预测基本正确,但当它套用到许多南亚和非洲国家时,预测结果和真实情况就出现了极大偏差。


比如说,巴基斯坦的人口2.2亿,模型预测将有65万人因新冠死亡,但巴基斯坦报告的死亡人数只有12000人。模型预测科特迪瓦将有52000人死亡,但到上个月为止,这个非洲小国只报告不到200人死于新冠。

尼日利亚的拉各斯是非洲第二大城市。疫情开始后,这里生活一切如常,没有多少人戴口罩,也没有保持社交距离的说法,但疫情却并不严重。

这是为什么?难道新冠病毒也嫌贫爱富,顺便给全世界的医学专家出个难题?​Sid采访了一大圈专家学者,得出了以下几个可能(但不一定正确)的答案。


首先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年龄和人口结构了。自30岁开始,年龄每增长8岁,因新冠而死亡的概率就增加一倍。印度人的平均年龄是28岁;而被新冠侵袭惨重的意大利,人口平均年龄是47岁。


但年龄不能解释所有问题。比如说,墨西哥的人均年龄和印度差不多,两国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也只差1-2个百分点,但墨西哥的新冠死亡率却是印度的10倍。而且,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预测模型已经把各国的年龄、人口结构等变量考虑在内,结果依然不准。


也有专家认为,低收入国家报告的死亡率不准确。很多低收入国家没有在人群中做大面积检测,人们为了保住工作和正常生活,也有可能隐瞒自己的病状。这些人死后,他们不会被归类为新冠死者。


比如说赞比亚。它报告2020年新冠死亡人数只有不到400人。但研究人员分析了赞比亚的364名死因不一的死者尸体。他们发现,其中70名死者都有感染新冠病毒的痕迹。这70人中,又有44人的尸体带有明显症状,表明他们生前曾经咳嗽、发烧、气短。但这么多人里,只有5人活着的时候检测过新冠病毒。很显然,赞比亚的新冠死亡数据不准确。


但是,即使低收入国家报告的死亡率不准确,也不能解释为什么它们的新冠疫情更轻。不论是印度还是尼日利亚,普遍出现的情况是,即使人们感染了新冠,症状也更轻微,不太会发展至死亡。


于是,有些专家试图从人体免疫力的区别来回答这个问题。


人体免疫力和两种细胞有关,一种叫B细胞,一种叫T细胞。当它们对某种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后,便会携带着对这种病原体的记忆。当病原体再次出现,它们的记忆就会被激活。


一组研究人员在新冠期间采集人们的血样,研究其中的B细胞和T细胞对新冠病毒的反应。为了进行对照实验,他们还使用了另一组疫情发生很久之前就采集好的血样。按理说,这些血样不应该对新冠病毒出现任何反应。但让大家大吃一惊的是,对照组血样中有40%的T细胞都对新冠病毒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反应。


可能的假设是,T细胞通过某些特定的特征来辨识病原体。而新冠病毒和以前流行过的其它冠状病毒有相似特征,T细胞认出了这些特征,就产生了相应的反应。


有个故事或许可以为这个假设背书。意大利的一座小岛几年前曾大面积流行过一次呼吸道感染疾病。这次疫情来袭后,全意大利都在疾病中挣扎,这座岛上的居民却神奇地逃过一劫。


另一组研究人员则发现,以前感染过其它冠状病毒的病人,即使感染了新冠,他们上呼吸机、进ICU和死亡的比例都比以前没有感染过其它冠状病毒的病人少。不过,这组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没有排除其它干扰因素,所以结论不一定正确。


虽然对免疫力的研究还在探索中,但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某些国家新冠疫情明显轻微的原因。Sid的印度医生朋友就告诉他,大部分印度人体内已经存在各种抗体,而且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包括老年人也是如此。


即使如此,难题依然没有完全解决:卫生状况相似,为什么印度人体内存有某种抗体帮助他们抵抗新冠,而大洋彼岸的墨西哥人体内就没有?同样都在非洲,为什么尼日利亚新冠疫情那么轻,而南非却那么严重?


【说到印度的卫生状况,又想起了我之前看过的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想要了解印度的话推荐看一下这套书~世界上有两个印度,其中一个,是奈保尔的幽暗国度


Sid用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来形容目前的局面。面对问题,我们都想找出唯一的答案,就像侦探小说,最后定有给出唯一的凶手。而新冠给我们带来的难题,却像是阿加莎奶奶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没有唯一的凶手,没有单一的答案。(这不算剧透吧。。。)


公众号:NotesoftheNewYorker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