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g Gamble
by
Sheelah Kolhatkar
今年1月,电子游戏零售店GameStop的股票突然暴涨。去年12月,这支代码GME的股票价格在14美元左右,今年1月28日,它最高冲到了483美元。
GME股价的背后推手主要是一众年轻股民,他们喜欢聚集在Reddit论坛的股票交易讨论版交流,通过Robinhood之类的免费交易软件投资。
1月28日,正当他们为GME的股价欢欣鼓舞的时候,Robinhood突然宣布暂停GME以及其它几支股票的交易。只能卖出,不能买进。GME一下子狂跌到100多美元。
Robinhood解释说,这段时间GME等股票交易量太大,美国证券存托清算公司(The Depository Trust & Clearing Corporation)因此要求它额外交纳30亿美元保证金。Robinhood没法立刻拿出这么多现金,只好暂停交易。
但在它的用户眼中,Robinhood的这种行为不啻为对普通股民的背叛,对大型金融机构的卖好。他们认为Robinhood违背了自己的承诺,很多人说要上法院告它。

Robinhood违背了什么承诺?看它的名字就知道。作为美国第一家不收交易费的投资平台,它号称要像劫富济贫的罗宾汉一样,帮助普通人通过投资积累财富。
Robinhood的创始人拜居·巴哈特(Baiju Bhatt)和弗拉德·特内夫(Vlad Tenev)有许多共同点。他们都是斯坦福毕业生,从小跟随父母移民美国,父亲都在学术界工作。
因为小时候受过穷,他们觉得应该让更多人有机会通过投资发财。特内夫特别喜欢引用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在他的畅销著作《二十一世纪资本论》里的一个观点,说贫富差距实质上就是投资差距。
2008年金融危机后,占领华尔街运动风行一时,特内夫和巴哈特的许多朋友都参与了抗议。特内夫理解他们对华尔街吸血大鳄的憎恶,但觉得抗议没有实际作用,反倒不如参与进去,从大鳄那里分一杯羹。
他和巴哈特决定为年轻的千禧一代设计一款好用又免费的投资交易手机软件。特内夫的女友每次向朋友介绍他时,都说他虽然是个搞金融的,但人很好,搞的是“侠盗罗宾汉”式的金融。于是,这款软件的名称就叫做了Robinhood。

Robinhood一推出就吸引了许多用户。它界面简洁,操作方便,没有交易费这一点更是诱人。Robinhood达到了创始人的期望:它降低了投资门槛,鼓励了很多对投资望而生畏的人买股票。
但是,Robinhood真的像罗宾汉一样给它的用户带来财富了吗?未必。GME事件只是一个爆发点。它对自己名字的背叛,从它的盈利模式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
Robinhood不收交易费,它的收入有几种来源,比如用客户放在账户里的钱去投资,以及收取高级账户每个月5美元的服务费。但它最大头的收入来自一种叫PFOF的做法。
PFOF是“payment for order flow”的缩写,意思是股票经纪商收到客户买卖股票的订单后,将订单发给高频交易公司。
这种公司依靠复杂的电脑算法,可以锚定股价在以秒为单位的时间内的微小价差变化,进行高速的交易操作。它们依照客户订单买卖股票,同时保留微小价差多出来的钱作为收入。
为了争取更多客户订单,高频交易公司会付佣金给股票经纪商,这就有可能导致股票经纪商和客户的利益冲突。哪家交易公司开的佣金高,股票经纪商就更倾向于把客户订单发给哪家。
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都出台法规限制PFOF,但美国还没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只是要求经纪商必须告知顾客它们在做PFOF。
包括Robinhood在内的很多股票经纪商争辩说,PFOF可以帮助客户快速交易,拿到最好的股价。但很多专家不同意这个观点。有研究显示,对一般散户来说,不使用PFOF更为有利。

因为Robinhood的收入主要来自PFOF,所以它希望用户的交易量越大越好。一个人交易越频繁,Robinhood赚得就越多。不收交易费,明面上是减小用户交易成本,暗地里未尝不是鼓励他们多多交易的手段之一。
另一个手段是这款软件本身的设计。Robinhood用起来友好、轻松、流畅,买卖过程全无障碍。当用户进行交易操作时,它的界面会暗示你好像已经赚到了钱,让人不由得沉浸其中。一位专门研究赌场设计的学者说,Robinhood的软件设计理念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参考的就是拉斯维加斯的赌场。
对普通人来说,积累财富依靠长期投资,而非短期内高频次的股票买卖。Robinhood却恰恰利用各种手段刺激它的用户们进行非理性的频繁交易。
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批评Robinhood说,它变相鼓励没有丰富投资知识的客户在一天内疯狂地买进卖出。它就像一个有趣的、刺激的、合法的手机赌场,给用户提供金融娱乐,而不是财富管理。
Robinhood另一项招人诟病之处是它几乎没有客服。大多数传统股票经纪商都有经过培训的专业客服为顾客提供电话咨询,但Robinhood没有。它曾将客服业务外包给一家爱尔兰公司,但这家公司的职员根本没法应对用户的投资问题。后来,Robinhood完全去掉了电话客服,与用户交流都通过电子邮件。
这引发了一个悲剧。一位使用Robinhood做期权交易的大学生只投资了16000美元,但一天晚上他突然发现自己的账户里欠了70多万美元。他不知道第二天开市后欠款可以恢复,在给Robinhood发了几次邮件都只收到自动回复后,他卧轨自杀了。
去年9月,早在GME事件之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开始调查Robinhood,主要着眼点是它没有明确向用户公布自己依靠PFOF赚钱。Robinhood最后交了6500万美元罚款。
GME事件后,很多曾经兴致勃勃参与的股民们才发现,尽管GME一度暴涨,但大部分人没能及时出手,根本没赚到什么。真正享受到这件事带来的大笔利润的,依然是华尔街的金融大鳄。
2008年金融危机过去后,经济学家们发现,中产阶级受到的打击比富人重得多。他们担心,当下那么多不具备投资知识的人积极参与股市,最后只会得到类似的结果。
Robinhood和传统华尔街券商的唯一区别是,它的目标客户是天真的年轻人。他们以为自己是Robinhood的客户,其实他们是它卖给股票交易商的产品。
世上没有免费午餐,从来都是如此。
公众号:NotesofTheNewYorker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