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nb Moves In
by Rebecca Mead
我超爱旅游。一年不出去游个两三次,感觉从头发梢到脚趾尖都在发痒。旅游多好啊,和读书一样,让人暂时逃离日常生活的繁杂琐碎,进入另一个广袤世界。
来到陌生的地方,一个人不再是丈夫妻子,或老板员工,或任何其它平常背负的身份。我只是我,只是一名游客。旅游让人探索未知的风景,也探索真实的自己。
或许是因为放下身份的负累,旅游时,看什么东西都顺眼。风光总是旖旎如画,当地人总是赤诚热情。好吧,也有过被偷钱包和被绕路的经历,但回想起来,不过是添了几分有意思的谈资罢了。
我喜欢旅游,喜欢做一名游客。所以,我从来没想过,我去的那些地方,遇到的那些人,尤其那些与旅游业无关的当地人,他们喜欢我吗?喜欢像我一样的游客吗?
我之前以为,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直白一点说,游客就是给当地送钱的。有人会不喜欢拿着真金白银送到你面前的游客吗?读完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还真有,比如巴塞罗那的居民们。
世界名城巴塞罗那。它热烈、浪漫又魔幻,是《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人生50个必游景点之一。巴塞罗那只有160万居民,但一年要接待2000万游客,真可谓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旅游之都。

其实,巴塞罗那旅游业的历史并不久。直到二十世纪末,它还是一座以工业为主的城市。是1992年的巴塞罗那夏季奥运会让它声名鹊起,让更多人将目光投向这里。
而巴塞罗那成为如今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名城的时间则更短了。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当地政府为拯救经济,才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将巴塞罗那包装成最有趣的欧洲旅游目的地,向全球推广。
巴塞罗那气候温和、海滨迷人、夜生活丰富多姿。城中的多处博物馆和历史建筑足以让人目眩神迷,又不致于需要太多的知识储备来欣赏,很快便成功吸引来无数游客。

巴塞罗那旅游热度的上涨还离不开另一个因素,那就是几乎在同一时间内,Airbnb的成立和廉价航空的发展。有了这两者,更多人便能负担得起出国旅游所需的资金。
Airbnb成立于2008年,最初是一个为广大背包客提供旅游交换住宿的社交平台。因为允许提供住宿的房东收取一定租金,很快,它的网站上就出现了专门用于短期出租的房间、公寓、别墅、甚至城堡和游艇。
每年,有大约150万游客通过Airbnb在巴塞罗那订房。虽然这个数量和选择传统酒店的游客相比,并不算太多,但Airbnb还是让巴塞罗那变了模样。也正是Airbnb,引起了巴塞罗那居民的反游客情绪。
前面提到,Airbnb作为“couchsurfing(沙发旅行)”的平台,初衷是让人们把自家闲置的房间出租给游客。但现在,在Airbnb网站上查询到的2万条巴塞罗那地区房源中,有50%都是单独的整套公寓或整栋房子。
俗话说,只要有利可图,资本就不会放过。在游客蜂拥而至的巴塞罗那,比酒店便宜的Airbnb房大为抢手。因此,许多投资者和机构下手巴塞罗那地产,买进公寓,改造为专门的短租房。
尤其在热门地区,居民们把房产纷纷卖给投资者做Airbnb,使得当地可供长租的房源稀缺,房租倍长。在巴塞罗那最古老的哥特区(Gothic Quarter),过去几年这里的居民数量下降了45%。

不仅让房租上涨,Airbnb还改变着当地人熟悉的街区面貌。比如位于巴塞罗那老城区的拉瓦尔区(Raval)曾经是穷人聚集的地方,因为离著名的拉布兰大道不远,这儿的Airbnb房源开始多了起来。
随着游客入驻,拉瓦尔区新开了许多让游客体验“西班牙风情”的餐馆、酒吧和服装店,为本地居民服务的干洗店和裁缝店纷纷关门。在这里著名的Boqueria菜市场,由于游客太多,摊贩们只好在蔬菜水果摊旁竖起“非旅游景点(Not a tourist attraction)”的牌子。
现在的拉瓦尔区,看上去就像是戴了一幅波西米亚风情面具的劳工阶层住宅区。在Airbnb上,这里被描述为一个十分“chic(时髦)”的地区。这符合游客口味,可并不受当地居民欢迎。

许多游客认为,和酒店相比,住Airbnb更能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实际上,他们想体验的是从旅行攻略和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本地风情,是能够发到Instagram上让朋友点赞的照片风光,可不是真正的当地工薪阶层的生活方式。
走在拉瓦尔区的大街上,看看两旁公寓楼的阳台就知道了。普通住宅的居民在阳台上牵着晾衣绳晒衣服。只有Airbnb公寓,会在阳台上放上一张小圆桌,摆上两把小椅子,为暂居这儿的游客呈现他们心目中的欧洲城市风貌。
因此,对大部分不从事旅游行业,也没有多余房产出租的普通劳动者来说,他们感受到的就是,Airbnb和游客既抬高了房租,也干扰了日常生活。可以说,Airbnb加速了巴塞罗那城市仕绅化(gentrification)的进程,让普通人备受其扰。
【仕绅化,也叫中产阶级化,指的是原本聚集低收入者的老社区,经过重建后低价和租金上升,引来高收入者迁入,原住民的低收入者或受歧视,或不得不迁往更偏远、条件更差的地区。】

除了住房问题,游客还造成了更直接的干扰。住Airbnb的游客大多和本地居民待在同一栋公寓楼里,但作息时间完全不同。
巴塞罗那丰富的夜生活让人陶醉。去酒吧喝个痛快,回房间开个派对,旅游在外的日子真是再爽也不过了。但住在同一栋楼的居民却免不了为噪音所苦。
2014年夏天,有三个喝醉的意大利游客裸体在巴塞罗那的大街上嬉闹。全城居民第一次大规模针对游客的不满情绪由此爆发,好几百人走上街头抗议。
太多游客也占据了本属于巴塞罗那居民的公共设施。自1922年起,桂儿公园(Park Guell)就是本地人消闲的好去处。但是,随着观光客数量暴涨,想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玩耍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为限制人流量,桂儿公园规定每小时只出售800张门票。但即使在淡季,进入公园核心地带依然需要排队数小时,一年仍有230万游人造访这里。

到2017年,游客扰民已成为巴塞罗那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60%的居民都认为,现有的游客数量已经大大超出了巴塞罗那的接待能力。那年夏天,巴塞罗那海滨贴满了反对游客的海报,几千名游行者沿着拉布兰大道示威,对游客打出“不欢迎”的标语。
巴塞罗那市政府意识到了居民的不满情绪。2015年,市政府暂停批准建设新的宾馆,2016年,Airbnb和另一家同类型网站,因为提供没有短租许可执照的房源,被市政府分别罚款60万欧元。
Airbnb同样在做出改变。它推出了一些新功能,让政府能更方便地找出那些违法出租房屋的房东。它也更多地宣传和推送非热门目的地的Airbnb房源【吐槽,文中举例中国厦门,我觉得厦门虽然西方人不太知道,但游客已经很多了吧......】,鼓励人们去这些游客数量尚不饱和的城市。
意大利的一家创业公司Fairbnb,则有更别出心裁的主意。在Fairbnb上,一位房东只能出租一套房。Fairbnb会从租金中抽成15%,其中的一半捐赠给由房东、游客和本地社区指定的建设项目。包括巴塞罗那在内的五座欧洲城市将从今年6月起与Fairbnb合作。

旅游业占巴塞罗那总体经济的12%,不管居民们有多么不满,巴塞罗那也不可能拒绝游客。而不管当地人有多反对,去巴塞罗那见证高迪的奇迹和西班牙的热情,依然是全球游客的念想。
所以,不管是城市改进管理也好,Airbnb改革也好,或者Fairbnb这样的挑战者搅局也好,希望巴塞罗那居民和游客的矛盾终有一天能缓解。
毕竟,我还没去过巴塞罗那呢。真想赶快去看一看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